生活型態再造簡介

實踐有益的生活型態
增進生活滿意度與健康安適

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身體、心理與社會的全面安適,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失能。隨著對健康意識的提升,人們不再只追求延長壽命,更注重健康與生活品質。生活中有許多困擾與健康挑戰,往往源於不良的「行為與習慣」,例如:睡眠不規律、運動量不足、不健康的飲食習慣、社交疏離、缺乏休閒娛樂、過大的工作或學習壓力。這些因素加上生活意義缺失、自我效能感低落、情緒低迷,以及長期處於不適應的環境中,在不知不覺間惡化了我們的健康狀態、價值感和對生活的滿意度。

如今,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投入生活型態領域,以豐富的實證研究推動健康促進、疾病預防與管理,為大眾提供更全面且科學的支持。美國南加州大學職能治療學院於1990年代創立了生活型態再造Lifestyle Redesign®,證實透過理解日常活動與健康的密切關聯,並有意識地調整生活安排、習慣與常規,不僅能強化日常活動的參與度,還能提升生理與心理健康,以及整體生活品質。同時,美國生活型態醫學會自2004年成立以來,強調健康生活的六大基石:健康飲食、身體活動、壓力管理、恢復性睡眠、正向社交連結,和避免有害物質的使用,指出健康的生活型態有助於預防、延緩,甚至逆轉慢性疾病。

*本服務基於南加大Lifestyle Redesign®架構,結合其他生活型態模式、舒閔的專長與經驗,並融入台灣文化及需求,進行適切調整。

全方位改變與成長

壓力管理|睡眠|運動|飲食|社交|工作與學習|生活意義|健康管理

B
建立有益習慣
時間管理
習慣與常規建立
生活意義強化
G
照顧內在身心
自我照顧
壓力與情緒調節
自我與生活覺察
Y
實踐健康生活
健康促進
疾病預防與管理
資源運用與環境改造

參與有意義且健康的活動

建立有益的習慣與作息

實現健康且和諧的生活

參與無意義且不健康的活動

形成不良的習慣與作息

導致不健康且失衡的生活

當我們願意真誠地回顧人生故事,勇敢地創造理想生活篇章
我們便能活出自己的生命意義!

也許您可以嘗試生活型態再造

「忙到昏天暗地,根本沒空做自己喜歡的事」
「壓力快把我壓垮,總是搞得筋疲力盡」
「情緒快失控了,晚上還睡不好」
「天天在吃藥,但對生活品質還是很不滿意」
「過一天是一天,卻找不到有意義的目標」
「病情控制好難,生活變得複雜又讓人無力」
「現在還算健康,不過想要活得更好」
「覺得該事先準備,以免未來健康出問題」

我們都渴望過上滿意、健康且幸福的生活,期望能投入那些真正讓我們感到有意義的事情,擁有更好且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然而,在面對生活困擾與健康問題時,我們常常聚焦於眼前的困境,卻不知道如何有效突破這些障礙。

回顧過去,會發現「我們『做』了什麼活動、經歷哪些事件」,去了哪裡、和誰相處,以及當時的情緒和想法,往往影響著我們對生活的評價。隨著時間推移,這些過往經驗逐漸形塑成「核心的生活型態」,累積帶來有益或有害的變化,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滿意度與健康安適。

舒閔生活型態再造專為18歲以上,對現有生活模式感到不滿且渴望改善的人士設計。特別適合面臨生活失衡、壓力過大、健康挑戰或缺乏方向,以及希望預防這些問題、提升生活品質的人。我們協助預防和管理身心困擾與慢性疾病,幫助你提升執行和參與日常活動的表現及滿意度,完成想做或需要做卻難以落實的目標。

生活型態再造
如何幫助您解決問題?

基於生活型態再造Lifestyle Redesign®,結合生活型態醫學、職能治療與職能科學,以及教練學等實證專業。生活型態再造幫助你改善生活安排,建立有益且健康的習慣與常規。在這趟旅程中,你是人生故事的主角,透過「能力強化」、「自我探索」和「日常行動」,與我們合作打造專屬的全人生活型態再造計畫。學會更有意識且主動地採取行動,選擇有意義並促進健康的日常活動,落實有益的行為與習慣,建立起長期健康且和諧的生活方式。

生活型態再造不是魔法,而是需要耐心覺察、反覆嘗試與持續調整。隨著你逐步做出改變,塑造健康、滿意的生活方式,你會發現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。透過「做」有意義的事情(Doing),感受當下的存在(Being),最終活出你想要的樣子(Becoming)!現在就開始「生活型態再造」,讓我們一起踏上理想生活的旅程,創造新的可能,將嚮往變成現實!

能力強化

掌握核心概念,做出智慧行動:
(1)強化專業知識,優化生活品質與健康
(2)培養技能與策略,提升健康管理能力
(3)獲取實用資訊,滿足個人與生活需求
(4)識別健康關鍵,做出最佳選擇與行動
(5)優化生活節奏,有效分配時間與能量

自我探索

疏理生活經驗,活出精彩自我:
(1)提升自我覺察,選擇適合的行為模式
(2)連結內在價值,確保行動與願景一致
(3)檢視日常習慣,打造理想的生活方式
(4)激發成長動力,突破現況並持續進步
(5)強化內在信心,累積正向經驗與效能

日常行動

落實健康習慣,實現幸福生活:
(1)模擬與實作,讓新習慣融入日常生活
(2)強化問題解決,靈活應對挑戰與變化
(3)設定行動計劃,建立持久健康的習慣
(4)辨識影響因素,提升執行力突破阻礙
(5)動態調整策略,確保成果達到最大化